陶瓷輥棒在使用過程中有時會出現表面損傷,這不僅影響了生產線的正常運行,還對企業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。我們要想徹底解決這一問題,就需要先了解是哪些原因導致表面損傷出現的。本文為大家分析了下面幾點導致設備表面損傷的具體原因,一起來看一下吧!
1.溫度的突然變化:
在陶瓷生產過程中,陶瓷輥棒需要承受高溫與負荷的雙重作用。如果換棒時溫度控制不當,如從高溫區突然拿出輥棒或將其插入高溫區,都會使輥棒產生熱震蕩,進而引發熱應力,導致輥棒表面出現微裂紋甚至致命裂紋。
2.荷重的持續作用:
輥棒在荷重的持續作用下,也會產生交變應力,特別是在高溫情況下,這種交變應力會對輥棒造成致命損害,引起輥棒疲勞,逐漸導致輥棒表面損傷。
3.化學因素:
陶瓷輥棒坯體中的剛玉和莫來石等成分,容易與窯爐內的蒸汽和堿性氣體等發生化學反應。這些堿性氣體會破壞輥棒的硅鋁鍵,使輥棒坯體的體積增加或晶格擴大,從而引起輥棒坯體中玻璃體的增加和坯體體積的增大。這種化學變化會改變輥棒的膨脹系數,進而引發輥棒表面損傷。
4.操作不當:
在清洗輥棒時,如果使用了硬度過高的刷子或刮刀等清洗工具,就容易導致輥棒表面劃傷。此外,如果清洗劑選擇不當或清洗方法不正確,也可能對輥棒表面造成損傷。
總之,陶瓷輥棒表面損傷的問題需要引起企業的高度重視。只有加強管理和維護、提高員工操作技能和環保意識、優化生產環境等措施多管齊下,才能有效減少輥棒表面損傷的發生,保障生產線的正常運行和企業的經濟效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