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陶瓷生產過程中,陶瓷輥棒作為重要的傳輸部件,其性能直接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隨著使用時間的增長,該可能會出現磨損、斷裂等問題,這時就需要進行更換。本文為大家介紹了詳細的更換步驟,具體內容如下:
一、準備工作
在更換陶瓷輥棒之前,首先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。這包括準備好新的輥棒、耐火棉、彈簧等更換所需材料,并確保所有工具齊全。同時,需要確認窯爐處于停窯或低溫(800度以下)狀態,以確保更換過程的安全和順利進行。
二、取出新輥棒并預熱
取出與斷裂輥棒型號相同的新輥棒,并在其一端塞上耐火棉,另一端裝上彈簧。然后,在窯爐的400-500度區域取出一根輥棒,同時將新輥棒換上去進行預熱。預熱時間通常為20-30分鐘,確保新輥棒能夠適應窯爐的高溫環境。
三、取出斷裂輥棒
在取出斷裂的陶瓷輥棒時,需要小心操作,避免熱量外溢和冷空氣進入窯爐。如果斷裂輥棒靠近傳動一側,可能需要拆下傳動齒輪或將其推入窯內。取出輥棒后,應立即用耐火棉暫時塞住磚孔,以防止熱量損失和空氣進入。
四、安裝新輥棒
將已預熱的新輥棒取出,一邊轉動一邊緩慢將已塞好耐火棉的一端插入已斷輥棒處。插入過程中要注意不可速度太快,同時要不停轉動以確保新輥棒能夠順利安裝。待輥棒插入傳動一側窯墻時,不要急于裝上傳動齒輪,先用耐火棉將瓷管縫隙間簡單塞一塞,并繼續轉動瓷管,直到其冷卻到一定溫度后再安裝傳動齒輪。
五、密封與檢查
新輥棒安裝好后,需要將輥棒兩端與窯墻之間的縫隙用耐火棉塞密塞實,特別要注意瓷管下部與窯墻之間的縫隙。同時,檢查彈簧是否落在軸承上,并在瓷管的一端寫上更換的日期、時間、瓷管型號以及瓷管順序號。
六、記錄與清理
在更換完成后,需要在專用的記錄本上記錄斷輥棒的更換日期、時間、輥棒型號、數量、斷裂位置等信息。同時,對已斷裂的輥棒進行觀察、分析和研討,并向上級報告,以便采取有效的控制、改善措施。最后,清理現場,確保窯爐內無雜物殘留。
通過以上步驟,可以順利完成陶瓷輥棒的更換工作。在實際操作中,需要嚴格遵守安全規范,確保人員和設備的安全。同時,定期對輥棒進行檢查和維護,可以延長其使用壽命,提高生產效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