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陶瓷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,陶瓷輥棒作為陶瓷生產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部件,其連接方式的創新日益受到業界的關注。本文為大家詳細介紹了該設備的常用連接方式,一起來看一下吧!
1.外抱連接結構
該結構由輥棒本體和外抱連接套組成,輥棒本體端部經磨削形成同等外徑連接部,而外抱連接套則呈管狀體,其連接端沿軸向開有長槽,形成一端連接、另一端斷開的兩片抱瓦結構。這種設計通過抱緊螺釘使外抱連接套的連接端產生彈性變形,從而牢牢抱緊輥棒,實現了可靠的性能。該連接方式不僅能有效降低輥棒損耗,還能顯著提高組裝效率,降低成本,是陶瓷輥棒連接領域的一大突破。
2.分體式傳動端頭
該結構將軸與鐵頭分離,鐵頭通過異形孔與輥棒固定,從而驅動輥棒轉動。經過多次試驗和改進,這一設計采用了棱軸替代圓軸,降低了加工工序要求,并采用開式鐵頭,依靠摩擦連接和驅動輥棒,有效避免了熱膨脹對傳動系統的影響。這種分體式結構不僅提高了傳動效率,還增強了輥棒在復雜工況下的適應性。
3.洼槽紋設計
通過在輥棒外周形成各種形狀的洼槽紋(如環狀槽、螺旋槽、直線槽等),有效蓄積釉料附著物,避免釉料的堆積。這一設計不僅延長了輥棒的使用時間,減少了清除釉堆積層的操作次數,還顯著降低了輥棒因熱應力集中而出現的斷損風險,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。
4.與金屬端套連接
通過在石英陶瓷輥棒軸端與金屬端套的配合面之間嵌裝彈性圓柱銷,實現了扭矩的有效傳遞。這種設計不僅避免了高溫下輥棒與金屬端套間的松動現象,還保證了在高溫下兩者間可傳遞足夠大的扭矩,同時減少了硅膠的使用量,降低了制造成本。
陶瓷輥棒的連接方式主要有下面幾點,隨著連接方式的不斷創新和優化,陶瓷工業的生產效率和設備穩定性得到了顯著提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