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陶瓷生產過程中,陶瓷輥棒作為窯爐內的重要傳動部件,承受著高溫與重負荷的雙重考驗。因此,定期更換是確保生產線順暢運行和產品質量的必要環節。然而,更換輥棒并非易事,需要注意多個關鍵問題,以確保操作安全并延長輥棒使用壽命。
一、溫度控制至關重要
更換陶瓷輥棒時,溫度控制是首要考慮的因素。通常,建議在窯爐溫度降至800~850℃時進行更換操作,避免在過高溫度下作業,以減少輥棒因溫差過大而炸裂的風險。隨著輥棒直徑和長度的增加,其表面積增大,熱穩定性變差,因此在降溫過程中需特別注意內外溫度的一致性。
二、避免機械應力損傷
在更換過程中應避免敲擊、撞擊等易產生機械應力的操作。取出舊輥棒和安裝新輥棒時,應使用專用工具和設備,確保操作平穩,避免輥棒受到不必要的沖擊。
三、正確冷卻輥棒
高溫下的輥棒在更換后需正確冷卻,以防止局部淬火引起風晶。建議將取出的輥棒放置在保溫材料支撐的支架上,并持續旋轉直至溫度降至600℃以下。或者也可以將其置于平整的絕緣材料上,并用保溫棉覆蓋,使其緩慢冷卻。
四、檢查輥棒質量與狀態
在更換過程中,應對新輥棒進行嚴格的質量檢查,包括直線度、直徑等關鍵指標,確保其符合生產要求。同時,對于表面粘結有膠粘劑或釉滴的舊輥棒,應及時清理并檢查其狀態,必要時進行拋光處理,以便重復使用。
五、防范操作不當引起的炸裂
更換輥棒時,還需注意防范因操作不當引起的炸裂風險。例如,拉棒時避免輥棒的紅色高溫部位接觸到鐵等熱的良導體;放置輥棒的地面應保持干燥,避免有水跡;避免用風吹強冷輥棒等。此外,對于上了涂料的輥棒,使用前需確保涂料已充分烘干,以防止水分急劇蒸發導致炸裂。
六、定期維護與檢查
為確保陶瓷輥棒的正常運行和延長使用壽命,還應定期進行維護與檢查。包括清理輥棒表面的膠粘劑和附著物、檢查輥棒的磨損和腐蝕情況、及時調整輥棒的轉速和載重等。通過這些措施,可以有效減少輥棒故障的發生,提高生產線的穩定性和效率。
綜上所述,更換陶瓷輥棒是一項需要謹慎對待的重要工作。只有充分注意上述問題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范和解決,才能確保更換過程的安全順利進行并延長輥棒的使用壽命。